项目编号: | 项目类别: | 矿权 | |
所在地区: | 新疆/乌鲁木齐 | 所属行业: | 矿业 |
挂牌日期: | 2010-03-10 至 2010-12-31 | 投诉举报: | 请点这里举报投诉 |
一、基本情况
喀英迪铅锌矿普查区位于新疆伊犁地区尼勒克县。大地构造上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Ⅰ级),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Ⅱ级)的北缘活动陆缘,区域上构造变形复杂,是我国新疆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成矿的有利地段。喀英迪铅锌矿预查区为矩形,面积为12.32km2,地理极值坐标:东经82°23′30″~82°26′00″,北纬44°08′00″~44°10′00″。
二、工作概况及矿体特征
2008年度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对该区进行了地质找矿与普查工作,先后开展了1:1万地质测量、重点部位进行了1:1万岩石测量和1:2千的地质测量,施工部分槽探工程并进行了刻槽取样及化学分析工作,发现了工业矿体10余处,矿化体60余处,均产于由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C1a)的砂质灰岩及钙质砂岩组成的近南北向背斜核部的两翼,背斜核部顺轴发育一条断裂(近南北向),矿体在两侧呈雁行式排列(目前控制的主要矿体都位于东侧,由于西侧处于断层的下降盘,矿体地表未出露,而东侧矿体直接出露于地表)。
2009年度主要对断层(褶皱)的东侧(东翼)进行了槽探控制和深部钻探控制,划出了成矿带2条,圈出矿体15个。矿体延长方向与成矿带延长方向一致,大都呈近南北向或北西向展布。矿体形状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等。矿体产于上奥陶统与下石炭统的不整合接触带中及其上部的含碳酸盐质碎屑岩中,矿体受层位控制、受构造控制、受蚀变控制。矿石类型为蚀变碎裂岩型、碳酸岩脉型。5个主要矿体地表控制长度大于600m,厚度最大可达9.51m,平均5.00m。
三、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为原生硫化矿,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
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绢云母、石英、长石、石膏、粘土矿物等。
碎裂角砾岩型矿石:发育在构造蚀变带内,是区内分布最广泛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呈网脉状、星点状充填于由脉石成份破碎成外形不规则的带棱角的碎屑裂隙间。Pb的最高品位为6.52×10-2,平均约5%,Zn的最高品位为12.66×10-2,多在6%左右。
碳酸盐脉型矿石:充填在构造裂隙内,矿石矿物呈粒状散布于碳酸盐脉内,总体品位高于碎裂角砾岩型矿石的品位,Pb的最高品位为9.08×10-2,平均约5%,Zn的最高品位为11.52×10-2,多在5~10%范围内。
四、目前探求的资源量
2009年施工了钻孔5个,对矿体的中间部位进行了深部取样,共探求资源量(333)+(334)级Pb+Zn+Cu资源矿石量623.26万吨,金属量29.02万吨。其中332+333级Pb+Zn+Cu资源矿石量334.29万吨,金属量12.14万吨,占总资源量的41.8%,334级Pb+Zn资源矿石量297.97万吨,金属量16.88万吨,占总资源量的58.2%。区内共(伴)生Ag资源矿石量394.30万吨,金属量43308.48Kg;Cu矿石量230.96万吨,金属量5430.56吨。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前景
2009年主要对东侧的Ⅰ成矿带进行了控制,断层西侧具有与东侧相同的成地质条件,为下步的工作重点,东侧的Ⅱ成矿带为碳酸盐脉型矿石,2009年只做了少量的地表工作,没有进行深部控制,也是2010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按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本矿区有望成为Pb+Zn+Cu金属资源量大于50万吨的大型铅锌矿床。
- 转让方信息
-
- 转让方:张先生
- 企业规模:未填写!
- 负责部门:未填写!
- 联系人:张先生
- 地址:未填写!
- 邮编:未填写!
- 电话:0531-81938195 13969066769
- 手机:未填写!
- 传真:未填写!
- 邮件:yfeng_zhang@163.com
- 受让方应具备的条件
-